开云体育·『中国』官方APP下载

邹城市人民政开云官方府
发布时间:2023-10-19 04:28:39

  10月17日上午,邹城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邹城市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情况。邹城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张道然,邹城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丁伯平,邹城市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邓斌,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总督学张艳菲,邹城市残联党组成员、三级主任科员苟鲁宁出席新闻发布会。

  会上,张道然介绍了邹城市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丁伯平介绍了邹城市残联残疾预防工作开展情况,并与其他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张道然指出,近年来,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立足残疾人实际需求,坚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邹城市各级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认真履职尽责,做了大量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市以残疾人康复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贯彻落实,相继开展康复创新试点、残疾人精准康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对上争取等工作。下面,围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创新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5月12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发布《关于残疾人辅助器具创新成果推介活动评价结果的公示》,邹城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创新试点作为济宁唯一、山东两个成功入围服务组优秀作品,并在2023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上进行了推介交流。近年来,我市持续健全辅助器具服务网络,极大增强了辅具适配服务能力,实现了辅具适配租赁精准服务全覆盖。

  (1)优化辅具申请模式。推行线上下单、线下服务模式,残疾人可使用手机通过“智慧残联”平台申请所需辅具并上报提交。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填报的残疾人,由村(社区)残协委员在入户访视时帮助残疾人申请。

  (2)扩展辅具适配对象。开展零租金、零押金辅具适配租赁,全市各镇街“如康家园”、为民服务中心设立辅具适配租赁站,为老年人、意外伤害群众、新残疾人朋友提供辅具租赁服务,解决应急之需。

  (3)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协调市财政资金,采购大量辅具,重点保障脱贫享受政策户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以及属于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等困难家庭的残疾人辅具换发的基础上,积极对上争取,从省残疾人辅具中心争取儿童轮椅、坐姿矫正椅、儿童站立架等高端辅具,总价值15万元,并邀请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专家来邹城,提供“量体裁衣”式指导,细心指导家长正确使用辅具,提出可行性的康复建议。

  2021年9月,我市被中国残联定为“十四五”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工作单位。试点开展以来,市残联、市卫健局制定了《邹城市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实施方案》(邹残联字【2021】11号),进一步明确了创新试点的工作内容、推进路径和职责分工。

  (1)健全完善了儿童残疾筛查制度。印发了《邹城市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实施了三线筛查上报制度。突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主线,实施产前筛查和高危儿等0-3岁儿童筛查,发现、上报疑似残疾儿童;强化残联、教育两条辅线,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上报疑似残疾儿童。

  (2)创新建立了早期干预新模式。贯彻康教融合理念,遴选医师、教师、护士业务骨干,组建16人专业干预团队,满足患者日常诊疗、康复等需求;邀请省级儿童保健专家精准诊断评估,实行全程指导,通过课程教学、康复训练、医疗诊治等多种手段,稳步提升早期干预效果。丰富家园共建内容,加强家庭康复照护知识培训,提高家庭干预训练能力,科学应对儿童障碍问题;加大入户随访频次,开展家庭环境评估,及时了解儿童情况,动态调整干预措施;围绕儿童康复需求,开展“传承文化,儒润童心”等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进一步激活家庭干预的潜力。

  (3)拓展延伸了早期干预试点内容。健全早期干预中心与托幼机构、康复机构教师联系机制,实施6岁前全程追踪干预,实现服务批次结束,早期干预持续。为进一步拓展试点成效,依托兖矿新里程医院、邹城市人民医院两家三级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和雄厚技术力量,分别成立儿童保健康复科,对筛查疑似残疾儿童开展诊断工作,及时介入治疗,实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标。

  6月9日,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召开精神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市政府领导出席仪式并讲话,市残联、市民政局、市卫健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结合我市实际,选取大束镇、石墙镇40名精神残疾人作为服务对象,目前为每名残疾人提供了6次互助康复服务。

  (1)组建专家团队,提升服务水平。邹城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市级技术指导机构,与大束镇卫生院、石墙镇卫生院构建起了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团队的联动机制,将“家庭治疗”和“社区融合”相结合。

  (2)精准评估服务,增强康复效果。依据每个患者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内容。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工娱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经颅磁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开展用药指导、技能培训、文体娱乐等康复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效果。精神残疾人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明显增强。

  (3)优化生活环境,改善生活品质。定期开展追踪随访、上门访视帮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里恢复功能、改善认知,增加社会参与度,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社会适应能力逐步提升。2名精神障碍患者通过社区康复,实现顺利就业,回归社会,提升了精神残疾人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受到了病患本人、家属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丁伯平强调,9月21日,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根据《关于做好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邹残工委﹝2023﹞1号)要求,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邹城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邹政办发〔2023〕1号),进一步明确了各残工委成员单位残疾预防工作职责。邹城市残联结合职责定位,主要开展以下两方面工作。

  1、全省率先建成残疾预防主题公园。邹城市残疾预防暨扶残助残主题公园位于邹城市文博苑社区南侧,公园占地20余亩,先后投资100万余元,公园内草木葱郁、鸟鸣悦耳,前来锻炼、游玩的群众络绎不绝。市残联坚持残健融合理念,将《残疾预防及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融入到异形、石刻等载体上,市民停步驻足、跳广场舞时就能了解知识,普法宣传与市民游园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形式新颖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弘扬了法治思维,为推动法治邹城建设全面落实和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进一步繁荣法治文化提供了典范。该公园得到了山东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文涛,济宁市政府副市长刘东波的肯定,山东省残联等省直部门、全省各地市残联、市残工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先后入园现场观摩。2023年1月12日 ,邹城市残疾预防暨扶残助残主题公园被评为济宁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2、加强残疾预防宣传,开展康复服务活动。组织开展爱耳日、助残日、爱眼日、残疾预防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解读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先后在公交站台、过街天桥、公园宣传栏等张贴残疾预防和康复政策知识标语,开展残疾预防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等五进活动,联合市退役事务军人管理局举办“关爱老兵、守护光明”活动,共开展免费义诊及眼健康宣教活动20多次,为全市500多名退伍老兵、军烈属免费实施白内障筛查,手术救助20多人。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家庭无障碍改造水平,依托如康家园等社区康复服务平台,开展辅助器具免费租赁活动。

  丁伯平指出,我市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济宁市、邹城市也多次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列为民办实事工作事项。截至10月17日,全市共为861名残疾儿童实施了康复救助,其中为750名儿童实施了康复训练,为122名儿童适配了辅助器具,为14名儿童实施了肢残矫治手术,为11名脑瘫儿童实施手术救助。我市4家儿童康复机构被评为济宁市市级规范化定点康复机构,残疾儿童救助数量和济宁市级规范化儿童康复机构数量均位居济宁市各县市区第一名;均超额完成既定任务,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呈现量质并举态势。主要做法如下:

  1、加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为全面提升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规范化水平,增强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能力,让更多残疾儿童享受到更加精准、更加贴心、更高质量的服务,我们相继举行了三期“艺童益行”全市残疾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邀请曹爱华、袁兆红、张俊华等省市知名专家来我市授课。市残联将持续开展残疾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努力培养业务能手、学科带头人,打造高素质康复服务人员队伍。

  2、举办首届儿童康复技能大赛。8月10日,市残联、市总工会、市卫健局联合举办了“艺童益行”邹城市首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专业人员技能大赛,济宁市残联理事长张修占、市政府副市长张道然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山东省残联康复部二级主任科员秦子茹现场指导。此次大赛,是山东省第一个县市区举办的此类大赛,来自各镇街、各定点康复机构的87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比赛,城前镇专职干事徐向花、邹城市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孙莹、邹城市星星宝贝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宋黎、邹城市懿德残疾人康复中心史为宏、邹城市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仝丹丹分别获得机构管理组、孤独症康复组、智力残疾康复组、肢体残疾康复组第一名。

  3、学习借鉴拓展视野。3月21日,组织带领市残联康复部、市特殊教育学校及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相关负责同志共15人赴临沂市河东区、罗庄区、兰山区等地学习考察。7月24日-26日,市残联组织市残联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开云sports16镇街残联分管领导或理事长,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负责人,先后到无锡市江阴市、锡山区、新吴区、梁溪区、惠山区五地学习考察残疾人工作。通过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明确了工作思路开云官方,提升了工作标准开云官方。

  4.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督导检查,紧扣基础设施、专业设备、内部环境、人员配置、功能资质、服务信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安全保障、延伸服务十个方面的要求,随机抽查档案管理、场地环境、康复训练、安全保障等方面落实情况,下达问题整改告知单,督导机构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确保儿童康复训练效果。

  市残联、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同志围绕残疾人康复、残疾预防等有关问题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TOP
网站地图